【社会实践】政管学子三下乡:破除乡聘村用发展困境,培养边疆农村健康卫士

时间:2024-08-26浏览:180

为了解乡村地区乡村医生队伍的人员流失与不足问题,探寻制约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现状,暑假期间,广西师范大学“医锦还乡”团队前往崇左龙州县武德乡卫生院进行实地考察。

调研团队在武德乡选择了保卫村、科甲村、群合村、武德村四个村子。团队成员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在当地村卫生所中,有30多种药品、基本涵盖感冒、发烧以及四种慢性病等药物,可以满足村民基本需求。通过与村民的访谈发现,乡村医生与村民的鱼水之情深厚。纵使很多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有待提升,但是在资源贫乏的边疆地区,村民依然愿意相信国家选派的乡村医生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从1985年以来,“赤脚医生”转变为“乡村医生”,称谓转变的同时,更是国家行政力量的介入扶持。接受访谈的庞医生说到,“我来到乡村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正如庞医生所说,乡村医生就是一座移动的卫生所。卫生所是医生诊疗的据点,而乡村医生就是老百姓心中的据点,乡村医生在,老百姓的心就能安。

通过调研,团队了解到,引导医疗专业人才资源向基层下沉,从而充实并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攸关“强基层”国家战略的实现。调研团队希望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当前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阻滞问题,为解决乡村医生外流导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真正发挥专业本领服务社会发展。

(图、文/“医锦还乡”团队 审/钟景清、文佳慧、李颜)

团队成员与乡村医生进行访谈

团队成员与当地村民了解乡镇医疗水平情况

村医为村民诊疗现场

团队成员与村医合影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