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边境地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实际发展情况,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游小龙调研团队来到广西百色靖西市开展调研活动。
实践团队与靖西市壹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了座谈会,了解了壹心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边境地区的服务特点以及中心目前面临的困境。边境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前往广东等地打工,村中人口结构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呈现出村落“空心化”的特点,且边境地区毒品控制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该地的社会工作主要是针对老人、儿童及禁毒戒毒、民族团结等服务居多。
随后,实践队与壹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共同前往靖西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进行参观。目前该基地修缮完毕,有供老人和儿童活动的区域和为社工提供开展服务的场所。
实践团队在壹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靖西市吞盘乡四定村、必样村开展入户走访调查。实践队在入户探访中了解到,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主要帮助边民联系轮椅、拐杖、尿不湿等生活资源,为孤儿、困难家庭等申领补助。四定村与越南相邻,存在部分“越嫁娘”群体。社工在该地区的服务还包括为部分母亲是越南籍的儿童落户口。社工在政府政策引进村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本次调研活动中,实践队深入中越边境地区进行走访调查,切身了解社会工作在边境地区的服务特点。社会工作服务通过开展活动、链接资源等帮助边民获得更好的福祉,让边民愿意留下来,成为促进该地区进步发展的有力推动因素。
(文/谢昕言 图/“西”游小龙实践团队 审/钟景清、文佳慧、梁凤瑛)
实践队与四定村村委开展座谈会
实践队随当地社工入户走访瘫痪少女
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