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改科研  学术动态

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高峰论坛在广西师范大学线上成功举办

发布者:文佳慧发布时间:2022-12-30浏览次数:214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精神和要求,在广西师范大学建校九十周年(1932-2022)、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二十周年(2002-2022)之际,2022年12月30日,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高峰论坛在广西师范大学线上成功举办。此次高峰论坛由⼴西师范⼤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杰远教授、中山大学刘志扬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佩国教授、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杨发祥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包智明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王珏教授、吉首大学罗康隆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彭文斌教授、浙江大学毛丹教授、安徽大学吴宗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廖明君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覃琮教授和来自全国各高校的500多位师生齐聚云端,研讨交流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的道路建设与发展问题。开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肖富群教授主持。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孙杰远教授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感谢。他指出文化自信是人类文明的突出表现,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是学术研究的重大挑战。本次论坛立足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关于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论断,适逢其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次论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王珏主持,来自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的7位教授学者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与学者使命担当议题进行研讨。

中山大学刘志扬教授指出,对于作为社会学二级学科的人类学来说,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是紧密相连的。铸牢的关键和目的是强调各民族共同发展,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各阶层对国家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这一议题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层次和内涵,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作为民族研究的研究者,我们应该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研究和论证,应该是民族研究学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指出文化的自信自强是相互关联的概念,没有自信,哪有自强,没有自强,就不能体现文化自信的效用。他认为文化自信底气有三大支撑点:首先是我们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其次,是我们具有传承千年、全体社会共享、系统而深刻的中华文化理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逐渐探索形成的融合中西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文化自强,就是从自身文化基础出发,同时正确对待他人的文化,走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创造力、强大实力竞争力的文化强国。

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以“礼俗互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为题鲜明指出,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有很多种,但文化政治是最合理的政治。在不同的地方,年深日久会磨合出各具差异性的文化政治传统,但依然可以抽绎出同一性。当今是“地球内政”时代,人类社会越早磨合出一种文化政治模式,所付代价越小。在中国社会语境中,一直存在着以“礼俗互动”为表征的文化政治模式。其核心要义,是将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建基于多元地方传统的神圣性之上,努力将国家政治与民间“微政治”贯通,将二者之间可能的互制互斥关系予以弱化或规避,以保障庞巨文明共同体内部的脉络畅通,以文化认同方式消除显在与潜在的社会危机。当今世界日益“时空压缩”,国别政治和地缘政治问题空前严峻,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政治智慧或能提供一种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张佩国教授以“意识形态断裂的若干思考”为题,他提到孙立平教授提出的中国社会断裂指的是社会结构层面的断裂,主要包含城乡结构的断裂、社会阶层方面的断裂,他认为可能由此所产生的还有一个就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断裂,并指出社会结构的断裂实际上内在核心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形成意识形态的认同。意识形态断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结构层面断裂,导致意识形态的撕裂状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表现在主流文化无法在大众文化当中占据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必须是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渗透到大众文化当中,才有所谓的文化领导权。

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关注文化养老与养老文化这一问题,指出文化养老是一种养老活动,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二是社会拥有孝老敬老的文化氛围。养老文化依据文化的三个层次,则包括有关养老的理念、制度与设施体系等三个方面,养老文化包括文化养老。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不仅可为老人赋能,也能赋权,即获得社会普遍的尊重。西方国家则通过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老人赋权。构建新时代社会养老文化,既需要传承传统孝道文化,也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全面提升养老事业发展水平。

华东理工大学杨发祥教授基于县域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指出农业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魂,旅游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体。文化与旅游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他指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时期,围绕“农业+文化+旅游”,应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找准农文旅融合发展切入点;记住乡愁,推动城乡互动;调整县域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最后以安徽潜山的实践为例,析出四大农文旅融合发展实践模式,即党建引领型、空间依附型、景区依托型、文化传习型。

贵州民族大学包智明教授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出发,基于最新的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国家认同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尤其是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他认为,在研究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时,需要把研究视角从特殊历史背景或者重大历史事件转向新时代背景下的日常生活,从政治文化精英转向普通社会民众,从侧重于结构性分析转向动态交互分析,从而深刻认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政策以及民族认同等多方面因素及其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论坛第二阶段由广西民族大学廖明君教授主持,来自吉首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的6位专家学者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与地方性知识为主题开展研讨。

吉首大学罗康隆教授指出乡村振兴是国家的既定国策,是针对乡村社会发展而提出的一系列举措。该举措通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最后达致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一目标,靠单一的手段难以完成,必须是多方式多手段多层次的合谋共举。他认为在特定文化指导下,在时空环境下特定人群所建构起来的“地方性知识体系”或许能够承担起这一多元举措的使命。这多元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可以从不同层面应对乡村振兴的策略,一旦这样的对应关系能够耦合起来,形成合力。乡村振兴就不再是“千人一面”“铁板一块”,而是在不同的乡村社会以其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去分别完成其使命。

四川师范大学彭文斌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华西社会学所涉及的目标与工作范畴并无清晰的认识,大多认为边政学术及服务工作为其主要特点。实际上,华西学术以新近陈春声对蒋旨昂的观察和汪洪亮对李安宅边疆思想的研究,针对的是中国近代社会二大变革主题,即乡村建设、边疆建设与中国社会与国家民族的互嵌式建构问题。作为华大社会学主任的李安宅既支持与倡导成都郊外石羊场的乡村实验调查,又身体力行,从事藏边社会调查及《边疆社会工作》一书的撰写,从社工的角度来认识边疆社会,在他的边疆服务思想中,包含了一系列观念的西部在地化发展,如边疆、文化与民族、社工的属性与方法等。在他看来,边疆建设的“社工化”是脚踏实地,服务、发展与振兴边疆的有效途径。

浙江大学毛丹教授以“浙江省文化发展指数的修订研究与反思”为题,2022年他主持的智库受委托进行整体上的修订研究,并进行了第一轮测量,他指出浙江省文化发展指标体系与测量办法已使用十多年,评估结果呈现三个主要特征:学科基础弱、文化三分法的认识陈旧、指标有些不合时宜等。着重介绍和反思上述研究与使用过程,基本思路首先从社会学的文化及其基本功能的重新整理开始,进而审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要素、机制,顾及用途,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其间重点强调了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实测指标科学性、以及自动抓取数据的作用。

安徽大学吴宗友教授关注徽商文化传统内核,他认为明清中国商界牛耳达数百年之久的徽商,在国家治理、精英文化发展、区域社会建设、科技进步、制度文明演进等诸多领域均做出积极的历史性贡献。徽商群体既在商言商,又远远不止于为商盈利,其群体性贡献远远超出市场维度而扩展至社会方方面面,其商业文化之流风所及迄于当下。透过传统社会里徽商群体生动的历史故事和磅礴的商业叙事,我们不难发现其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当代意义。要而言之,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性元素的传统徽商文化可以为今天的资本生存、社会治理和市场建设提供十分重要的历史资鉴。

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指出端午节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也是人类的共同宝藏。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是其代表性传承地。广西并没有列入其中,以至于社会,甚至管理层对于广西传承端午文化都有不理解的地方。经考察文献和文物发现,广西及其西南地区的端午凤舟竞渡传统十分古老,要早于两湖地区。铜鼓纹饰为广西端午传统的源头意义提供了重要支撑。而梧州端午陈临祭祀,在唐代是一种主流文化。整理、研究和发掘广西端午文化,并将其与东南亚一带一路联系起来,其文化传承意义重大。而提升广西文化的品级与影响力,推进广西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云南、贵州和广东都有相关资源。越南、老挝等地端午文化资源也很丰富。广西应该率先占领端午文化高地,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广西师范大学覃琮教授关注广西民族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他指出广西世居少数民族的古籍蕴藏丰富,种类繁多,记录了广西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讴歌了广西各族人民驻守边疆、抵御处敌的英勇事迹,展现了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事实,是中华古籍的璀璨明珠。历经四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广西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目前面临着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民间古籍无人保护、没有专业的文本解读的主要困境。必须从持续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古籍保护研究人才的培养、增加经费投入、健全完善古籍保护整理研究制度、加大古籍宣传力度、大力推进数字化工程提高开发利用水平、深挖提炼古籍中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六个方面予以解决。

最后,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系主任覃琮教授对与会专家教授的精彩发言进行了总结。他首先感谢十二位外校专家学者精彩的学术讲演与二位专家的独到点评。本次论坛分两个阶段进行,各位专家教授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阐释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这一命题,同时再次重申文化自信自强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指出本次论坛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了新方案和新智慧,也对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对我院学科发展给予的支持与帮助再次表达诚挚的谢意。

(文/苏娟  图/邵芳  审核/肖富群)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杰远教授为开幕式致欢迎辞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肖富群教授主持论坛

西南民族大学王珏教授主持论坛第一阶段

广西民族大学廖明君教授主持论坛第二阶段


论坛第一阶段发言

中山大学刘志扬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

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张佩国教授

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杨发祥教授

贵州民族大学包智明教授


论坛第二阶段发言

吉首大学罗康隆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彭文斌教授

浙江大学毛丹教授

安徽大学吴宗友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

广西师范大学覃琮教授

论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