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继续教育  培训师资

培训主体与学校依托

一、培训主体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源于1960年设立的政治教育系。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以政治教育系为母体,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1995年政治教育系更名为政治经济系,1999年更名为经济政法学院。2002年经济政法学院分设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商学院。2005年底,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与社会科学教研部合并,成立政治与行政学院;法商学院的法律系与我校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合并整合成立法学院,以法商学院的经济系为主体成立经济管理学院。2015年底,政治与行政学院与法学院合并组建成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3月,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设为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设有政治学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公共管理系,并设有中国-东盟关系研究所、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学院拥有电子政务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调查实验室、案例教学室。学院设有广西社会工作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2016),并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共建行政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联合培养基地。

学院招收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等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拥有政治学、公共管理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设有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国际政治、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社会工作硕士(MSW)、公共管理硕士(MPA)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还招收社会学、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函授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423人,其中本科生768人、硕士研究生455人、成人教育学生200人。学院已成为广西乃至中西部地区培养公共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等学科专业人才的重要单位,毕业生质量广受社会好评,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各条战线的业务骨干。

学院有一支年富力强、学识渊博、视野开阔、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8,其中专任教师41人。70%拥有博士学位;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讲师1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7人;有留学经历人员7人。学院教师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横向合作科研项目2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近30部,发表论文500多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20多次。

学院将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积极融入学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以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为基础,以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为抓手,发扬“志存高远,实干担当”的精神,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依托学校优势

广西师范大学成立于1932年,是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

学校是广西具有博士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1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现有35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学科门类较为齐全。

抗战时期,与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一起,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

学校王城校区是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教中心,文脉延续和传承了1000多年。明代,成为靖江王府,王城由此得名;清代,成为广西举行乡试的贡院;1921年,孙中山策划北伐,设大本营于此。王城成为目前保护最完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为5A级景区。

建校以来,杨东莼、李四光、胡适、陈寅恪、薛暮桥、陈望道、欧阳予倩、谭丕模、陈翰笙、陈岱孙、千家驹、陶大镛、林砺儒、曾作忠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荟萃学校,执教治学,弘文励教。

近年来,我校注重利用高等院校的优质资源,依托设在学校的广西高校工委党校桂林分校、MBAMPA教育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干部的教育培训,先后与南宁市、桂林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贺州市等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举办了南宁市江南区、龙胜县、平乐县、永福县、蒙山县等地方党政干部培训班,自治区税务局、柳州国税局、钦州各县区国税局、山西省临汾市地方税务局以及自治区烟草局、南方航空广西分公司等系统干部培训班以及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广西村两委干部培训示范班”等。由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成绩突出,201411月,我校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确定为首批广西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现已为全国省市自治区培训干部近6万人次,深得各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