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困境儿童权益保障的要求,2025年7月至8月,广西师范大学政管学院“强国行”专项行动暨广西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重点项目团队,在王波老师的带领下,7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共赴桂林市全州县,参与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社主导的“全州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通过入户走访、主题活动、专业座谈、个案跟进等多元形式,探索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路径。
7月4日,团队迅速投入工作,协助社工完成 9 个乡镇的困境儿童信息梳理,明确走访路线、资料填写和访谈提纲等分工。基于全州县18383名困境儿童(含 8004名留守儿童、8589名低保及监测户家庭儿童等)的动态数据,团队重点对高风险等级困境儿童开展入户走访。通过填写困境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详细记录每个儿童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及需求。在龙水镇、永岁镇走访时,团队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暑期无人看管、作业辅导缺失等问题,当即协助社工链接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在社区儿童关爱服务观测点开设“暑期课业加油站”,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需求。
针对困境儿童的需求,团队设计并开展了多场主题活动。“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普及知识;“情绪疏导工作坊”以绘画、游戏帮助儿童表达情绪;暑期职业体验小组活动通过模拟交警、消防员等职业场景,拓宽孩子视野,激发职业兴趣。
实践中,团队对12名需要特殊关注的儿童进行个案跟进。为因家庭变故产生心理障碍的儿童提供持续心理疏导,助其走出阴影;为残疾儿童链接资源,提供轮椅等物资。这些服务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为孩子的成长注入希望。
为深化专业性,团队与王波老师开展专题座谈,围绕“六有”目标,就困境儿童个案管理、社区资源链接等议题深入探讨。王波老师指导学生运用“优势视角”分析典型案例,如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制定“学业支持+心理疏导+社会融入”个性化方案,让学生直观理解专业理论的实务转化。座谈会后,团队提炼出“评估-干预-跟进”三步骤服务流程,为项目提供理论参考。
本次实践累计入户走访500余户,开展主题活动3场,跟进个案12例。团队用行动传递关爱,深刻体会到社会工作在基层服务中的重要性。王波老师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全州县相关部门的合作,扩大服务覆盖面,为更多困境儿童提供专业支持。
(图、文/童心助翼团 审/钟景清)
团队成员入户走访
团队成员组织开展社区活动
团队成员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在全州镇和平社区开展调研
全州镇和平社区调研合影